首页 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 新闻 攻略 手游礼包 手游开测 手游合集 手游专区 排行榜

199刺影(195刺影传奇)

时间:2022-03-27 04:18:12

小编:南方周末

阅读:

在手机上看
手机扫描阅读

“有一天知青在老乡家睡觉醒来,掀开被窝,你们猜发现了什么?一条蛇!知青提议把柱子从圆的换成方的,这样蛇就爬不上去了,后来我们傣族盖房子一直都用方柱子。”

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城郊的曼贺纳傣寨,一位妆容精致、身着傣装的导游正在几幢破旧的木质干栏式老屋前为游客讲解。

《向往的生活》取景地曼远仍保有傣寨原始风貌。 (丁子凌/图)

“大城市的知青给版纳带来先进的文化和技术,不过也带来了不好的东西,你们知道是什么吗?”导游又一次自问自答,“那就是‘孽债’。”

大概是这个团的平均年龄不够大,游客并没有太大反应,导游只得补充道:“《孽债》你们都没看过吗?当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,讲的是上海知青爱上我们傣族姑娘,最后抛弃孩子自己回城去了。”

“美丽的西双版纳,留不住我的爸爸……”终于有人想起来,哼出主题曲的旋律。

曼贺纳算版纳相对小众的景点,有一些保护开发的痕迹,许多地方正在大兴土木。老寨藏在洲际酒店和万科等楼盘身后,中间夹着城中村模样的新村。

曼贺纳傣式老宅与身后的现代楼盘形成鲜明对比。 (丁子凌/图)

巷子深处有一家傣式风格民宿,初冬时节,小院里聚集着几个不知归期的90后,每日喝茶聊天,分享美食,结伴出游,或是无所事事地晒太阳消磨时光,过着现实版“向往的生活”。

我正往民宿走,手里拎着刚从村口傣族婆婆地摊上买的鸡蛋果和糯米饭,一路上对导游讲到的知青念念不忘。

那一天,我哪儿都没去,窝在民宿重温了阿城的“三王”《棋王》《树王》《孩子王》,又看了陈凯歌根据后者改编的同名电影,和张曼菱小说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》改编的电影《青春祭》。这些比我年纪大的文艺作品,均取材于当年西双版纳的知青生活,电影里除了几位主角,其他都由傣族男女老少本色出演,带着口音的汉话听起来很是亲切。

初看这些作品时我还在上大学,未曾离开过北方,西双版纳的名字和知青一样遥远而陌生。这几年常在滇南生活,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在我心里一点点鲜活起来。那日偶然旁听到的一段导游词,让我突然生出强烈的穿越感——曾经与世隔绝的神秘边疆变成冬季热门的旅游、旅居目的地,远赴版纳的年轻人也从“上山下乡”变成“内卷”“躺平”。

我此行去景洪是为了凑中老铁路通车的热闹。2021年12月3日,盼了好几年的铁路终于全线开通运营。虽然疫情阻断了磨憨-磨丁(老挝)口岸通关,昆明至景洪最快仅需3小时的便捷,还是让沿线百姓兴奋不已,站台上随处可见候车的人们举起手机记录历史。

时间拨回到1969年,拥挤的北京火车站回荡着《共青团员之歌》,人们抱作一团,哭哭笑笑。17岁的陈凯歌即将踏上开往昆明的列车,行装中有十袋特大号牙膏、五公斤糖果和一木箱书。

“临别的时候,一位不走的朋友打开地图,手指在上面走了很久,终于抬起头,把帽子往下拉了拉,问:你肯定那儿还是中国吗?”陈凯歌把这个小细节记在自传《少年凯歌》知青章节的开头。

熬过四天的火车,再颠四天的汽车,终于到达景洪时,夜幕中飞满萤火虫,陈凯歌和同伴产生一种到了童话世界的错觉。天亮了,雾霭散去,童话世界露出边境小镇的真面目:一条十字街,最高的房子是街口的百货公司,才有两层楼,还有一家电影院。

从景洪辗转到各个农场的分场和生产队,知青很快发现,虽然远离了运动气氛,雨林也不是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,这片“瘴疠之地”等着他们的是蚂蟥、毒蛇、打摆子(疟疾)和水土不服……

都说吃饱了不想家,饿和馋,却是知青的常态。

如今版纳被誉为“热带水果王国”,在网红打卡地曼阁水果批发市场,旅行者可以轻松实现水果自由,单单芒果的种类就足以让人挑花眼。“头顶芭蕉,脚踩菠萝,摔一跟斗还抓一把花生。”这句广告词五十年前就有了,不知道当年多少知青被它“骗”到版纳。

然而现实是残酷的。知青的餐桌上,蔬菜少得可怜,肉就更是奢望了,赫赫有名的“玻璃汤”成了家常便饭。关于玻璃汤的做法,有的说在盐水里撒一点韭菜碎,有的说在清水米汤里放把盐,反正就是没有干货的汤水。城里带来的固体酱油拌米饭已是人间美味,要是能再加上一丁点贵重的猪油,就算打牙祭了。有钱有闲的时候,宁可步行几个小时也要去镇上买猪肉罐头,吃一回拉一回肚子。

有一次,陈凯歌在林子里遭到野蜂袭击,顺藤摸瓜发现一块金黄的生蜜。顾不得脸还肿着,就和同伴吃起蜜来。不料吃到一半开始头晕目眩,恍惚中感觉自己变成一只浑身长满刺的蜜蜂,后来高烧呕吐,折腾了一夜。没吃完的一半称了称,足有三公斤重。

今天,野生蜂蜜和古法红糖作为版纳乃至整个云南的土特产代表,花样繁多,真假难辨。我在曼贺纳傣寨闲逛时,经常碰到直播带货的年轻人,不见其人先闻其声,树荫下支一张小桌,摆两排颜色深浅不同的罐装蜂蜜,镜头后的东北口音与镜头前的傣装模特一唱一和,配合默契。

景洪直播卖蜂蜜的年轻人 (丁子凌/图)

不知从哪年开始,景洪告庄景区里的傣泰服饰写真突然火了。太阳还没落山,手持平板的各路掮客已经开始四处搭讪,连外国友人都不放过。打包价199元,流水线拍摄,旺季经常要排队。版纳的冬夜凉飕飕的,却丝毫没有阻挡姑娘们裸露肩膀的爱美之心,配上金闪闪的浮夸饰品,据说是泰式风情。

景洪时下流行的傣泰服饰写真 (丁子凌/图)

我更爱朴素的傣装,窄袖紧身的上衣,各色筒裙在腿前折出若隐若现的裙褶,腰间系一条银腰带,窈窕大方。现在每逢过节、做客或聚会,傣族的同辈姐妹们还会穿上同款傣装,发髻簪束鲜花,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,每次我都忍不住多看几眼。

电影《青春祭》里,傣家姑娘劳作一天后来到河边,脱去上衣,一边把筒裙提起,一边往河水深处走,最后湿透的筒裙往长发上一盘,便像鱼似的游起泳来。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让插队的女知青羡慕不已,当她终于脱下故意洗褪色的蓝灰衣服,入乡随俗地换上一套傣装,才算真正融入那片土地。

当年泼水节作为迷信活动一度被取消,取而代之的是知青的文娱下乡。农场宣传队多如牛毛,各地知青藏龙卧虎。有的排演当年风行的“革命样板戏”,有的学习少数民族歌舞,偶尔还会来点带“洋荤”的节目,不过是越南、朝鲜、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插曲罢了。舞台哪里找?上山砍回四棵大树,往营部晒场一立,挂上几条蓝布就算是幕布了。

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阿城,那时还是北京知青钟阿诚,精瘦,戴一副近视眼镜。他不苟言笑,多才多艺,在别人眼里正是他笔下“棋王”般的高人。那时他在营部照相馆工作,把小小的照相馆变成文艺青年的根据地,他们用老式唱机播放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,借阅世界名著,欣赏世界名画。后来他被调去小学当老师之余,在知青间发起一场书法展,还展回家乡北京。

文艺生活总是奢侈的,更多的日子被枯燥繁重的劳动磨平,如一片片被砍秃烧光的山林,等待着腐朽后的新生。

除了打井、建房、造船这些基础设施建设,版纳知青的头号任务是种橡胶。从砍坝、育苗、定植到割胶,样样都得从头干起。橡胶是当时中国紧缺的战略物资,早在上世纪50年代,国家就规划在云南大规模开垦橡胶园,1969年初中苏发生边界战争时,这项建设达到高潮。

我曾为采访一位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到访曼飞龙傣寨,在制陶形成产业规模之前,整个寨子主要靠割胶为生。这位传承人家里守着几百棵橡胶树,儿子儿媳傍晚花两三个小时割一次,次日一早再花一个多小时去收,割一天停一天。她的丈夫是汉族,支边二代,聊天时严肃地纠正了我对支边和知青的混淆:“支边人开垦了十年之后,知青才来,还都是些小娃娃,来了几年就回去了,老婆孩子也不要了。”

曼飞龙被高大整齐的橡胶林包围着,树影婆娑间,坚硬的果实噼里啪啦掉落。走近一看,每棵树干上都挂着胶嘴,扣着胶碗,一圈圈倾斜的伤痕里,流淌着乳白色的汁液,那是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。沿着橡胶林间的小路往山上走,没多久就到了白得耀眼的曼飞龙白塔。这座800多岁的古塔,曾经荒草丛生,满身斑驳,不少附近的知青曾在这里合影留念。

1968年,知青在曼飞龙白塔合影留念。 (丁子凌/图)

如今粉刷一新的曼飞龙白塔 (丁子凌/图)

算上当兵,陈凯歌一共在云南待了七年,中间只回过两次家。他学会了抽烟,常年和刀打交道,练就了结实有力的臂膀,也在手脚留下几条纪念。最初从北京背来的那些行李,书在当兵时全部遗失了;糖果很快融化,招来大群蚂蚁,但他还是把蚂蚁和糖一起冲水喝了;牙膏用得很慢,他一日刷三次牙,以此来缓解乡愁,仿佛这样时间就可以过得快些,可他当初买十袋特大号的牙膏正是因为再也不想回家乡了。

陈凯歌在自传中写道:“我相信,当年的知青都从大自然中得到过什么,特别是心灵方面。”他把大自然当作友人,当作教堂,在腐叶与新芽的并存中参透生死,在河水中被小鱼啄着伤口而获得抚慰,在含羞草收拢叶片的瞬间意识到尊严,在溪流转弯处盘旋不去的黄叶里读懂命运。回城十年后,他重返版纳,把对自然的感情拍进电影《孩子王》,透过顾长卫的长镜头,我看到一个伊甸园,看到人类的渺小,也终于明白自己这几年在滇南走村串寨,所留恋的正是大自然无条件的疗愈。

傣寨里的老人依然过着慢节奏的生活。 (丁子凌/图)

注:据统计,西双版纳先后接收了56000余名知青,约占1972年全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。

丁子凌

本文标签: 传奇

相关阅读 更多
传奇

传奇

  • 类型:角色扮演
  • 语言:简体中文
  • 大小: 237.60MB
  • 版本: v1.0.1.3900
  • 星级:
简介:小猪下载网为你提供 传奇官方版游戏详情,下载传奇手游app,你能够体验到东方魔幻的经典,重温传奇世界的精彩。在屠龙重现的情境下,你可以参与王者争霸,千人同屏,感受技能大招的炫酷效果,与志同道合的兄弟一
立即下载

火爆手游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