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 新闻 攻略 手游礼包 手游开测 手游合集 手游专区 排行榜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时间:2022-04-13 02:21:10

小编:自闭症守望者

阅读:

在手机上看
手机扫描阅读

“说话”是很多自闭症孩子家长十分在意的问题。本期收集了一些有趣的语言类游戏,并提供了“改良”玩法。

在大家开始看这些游戏之前,我们先和大家啰嗦几句。

● 语言发展在于积累和环境,绝不是仅靠一两个游戏就能快速提升的。

● 绝大多数游戏中都可以有语言的输入输出,并不是说“非语言类游戏”里的语言就无关紧要了。

● 所谓“看指应说”,是一个能力发展层级,没有“看指应”的基础,“说”也难以进步。合理评估孩子的能力水平,选择合适的游戏并灵活变通。

● 以上3条真的很重要~

啰嗦完毕,我们进入正题吧!

游戏类型说明

游戏1-5重点:听+发声

游戏6-9重点:词汇+长短句

游戏10-16重点:交流对话

1.猜猜声音在哪里

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盒子,提前在其中一个盒子里放上音乐盒(其他选择:迷你蓝牙音响、自动发声玩具等),不要让孩子看见。

然后把这两个盒子放在孩子面前,让孩子听听,判断声音是从哪个盒子里发出来的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2.跟着声音走走停

拿出一个玩具小鼓,首先敲敲鼓面,让孩子听听鼓面的声音,然后敲敲鼓边,再听听鼓边的声音。告诉孩子,或者示范给孩子看,敲击鼓面的时候往前走,敲击鼓边的时候立刻停住。

一开始家长敲鼓的时候,节奏慢一点儿,不要变得太快,可伴随哼哼儿歌。

也可以让孩子在走的时候做一些特定的动作,比如模仿小老鼠、大猩猩等等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如果孩子分不清鼓面和鼓边的声音,那我们可以选择敲击差异较大的两个物品,比如桌面和玻璃杯。

这个游戏其实是“123木头人”的翻版,但是韵律感更强,可变化玩的形式更多一些。

有家长朋友可能感到很疑惑了,不是说“语言类游戏”吗?这和说话没什么关系呀!其实大家不要把“语言”理解得太狭隘,我们“说话”的目的是为了交流,交流是有来有往的,所以“倾听”也很重要哦!

3.我学动物叫

翻开动物绘本,或者拿出一沓动物卡片,或者摆上一堆动物玩偶等等,都可以,和孩子一起模仿动物的叫声吧,配合一些动作、表情,激发孩子“开口”的欲望。

为了更有趣一点,我们还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物转盘,和孩子一起转动转盘,等待转盘停止,模仿指针对准的动物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*友情提示:注意避开一些常见但叫声不好模仿的动物,比如小白兔。家长们要提前做好功课哦!

4.唱儿歌做动作

很多孩子很喜欢儿歌,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唱简单的儿歌,结合儿歌做出或自编一些动作,让整个过程更好玩一点。

尽管由家长主导“唱”儿歌,但我们要善于调动孩子来跟着唱,活用“停顿和中止”,让孩子“接唱”。

儿歌示例1:

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(拍手两下)

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比个耶(比耶两下)

如果感到高兴你就笑一笑(哈哈两下)

......

这首歌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继续编下去,比如“感到高兴就学小羊跳”“感到高兴我们抱一抱”等等。

儿歌示例2:

小手小手拍拍,小手小手摆摆,

我把小手举起来

小手小手拍拍,小手小手摆摆,

我把小手握起来

小手小手拍拍,小手小手摆摆,

我把小手藏起来

小手小手拍拍,小手小手摆摆,

我把小手变出来

同样的,我们可以把儿歌中的“小手”换成我们想教的其他词语,比如“耳朵耳朵捏捏,耳朵耳朵摸摸,我把耳朵捂起来”,这个难度就比小手单独做动作又更高了一点儿。

儿歌的节奏和旋律是不变的,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去改编儿歌,加入我们想教的东西。

5.蜻蜓飞

家长和孩子扮演网和蜻蜓,扮演蜻蜓的人握住拳头,伸出食指,扮演网的人手掌向下摊开。然后两人一起念儿歌:

天灵灵,地灵灵

满天满地捉蜻蜓

捉蜻蜓,捉蜻蜓

捉到一只小蜻蜓

如果难度太大,我们可以只和孩子念后两句。或者改编成更简单的版本——

孩子:飞呀飞,飞呀飞

家长:我要来捉小蜻蜓

一旦儿歌念完,扮演网的人则迅速握住对方的“食指”,扮演蜻蜓的人就要快快移开自己的食指啦!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所以,如何读出儿歌的最后一句话是游戏的“精髓”,我们可以故意拖慢节奏,也可以飞快地读完,也可以快慢相间,用这种方式抓住孩子的注意力。

前面的游戏相对比较基础,主要是锻炼孩子的共同关注能力、倾听能力,鼓励孩子发出声音、模仿声音。接下来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些对语言能力要求更高的游戏。

6.苹果红红的

如果我们教会了孩子某个“形容词”,我们可以用这个游戏来拓展。

例如,孩子认识了颜色,家长先示范说“苹果红红的”,然后引导孩子想想还有“XX红红的”,两个人轮流说下去。

进阶一下,我们还可以把一对反义的形容词交替说。比如——

“大楼高高的”

“小狗矮矮的”

“大树高高的”

“小草矮矮的”

......

7.我也这样说

上一个游戏是替换了名词,现在我们还有更难一点儿的。虽然依旧是孩子接着家长的话说,但是替换的规则更加灵活了。

比如——

爸爸:我喜欢钓鱼

孩子:我喜欢踢足球

爸爸:葡萄黑黑的

孩子:葡萄甜甜的

爸爸:我打开窗户

孩子:我关上窗户

爸爸:我有一件羽绒服

孩子:我有一本故事书

......

根据孩子的语言水平,家长说简单的短句,引导孩子去替换句子中的动词或名词。这个游戏也适合多人一起玩,这样能给孩子更多语言词汇上的启发。

在孩子会说简单的短句之后,是时候来挑战孩子的记忆力啦!我们和大家分享两个关于“长句子”的游戏,这两个游戏都适合2人以上玩。

8.开火车

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圈,由第一个人开始说一句简单的话,后面的人依次往后添加词语。比如——

爸爸:我喜欢小狗

孩子:我喜欢小狗和小鸟

妈妈:我喜欢小狗、小鸟和乌龟

奶奶:我喜欢小狗、小鸟、乌龟和蚂蚁

......

大家挨个说下去,直到有人记不住或者说错了为止。

除了“我喜欢”的句式,还可以说“我买了”“我爱吃”“我想要”等等。

9.传递悄悄话

大家坐成一排,从左到右悄悄传递一句话,最后一个人大声说出听到的话,由第一个人来检验是否准确。

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需要专心倾听别人的悄悄话并记忆,还要控制自己的音量,小声又清晰地把话传给下一个人,有点难哦!

如果孩子一开始并不太会玩这个游戏,我们可把他放在前面或者最后一个,先让他体验一下游戏的形式,然后再把孩子放到队伍中段来完成“倾听”和“传话”的任务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仿说、换词、复述等等的语言游戏,接下来我们将进入“交流类”的游戏阶段。

10.小猫喵喵叫

前面的几个游戏里,孩子已经体验了“替换”词语,在这里游戏里,我们要替换的是整句话,什么意思呢?

妈妈:小猫喵喵叫

孩子:小狗汪汪叫

妈妈:苹果甜甜的

孩子:葡萄酸酸的

......

也就是说,孩子和家长围绕某一个固定的主题说话,当然不必一定要对仗那么工整,孩子有这个意识就可以。

如果孩子开始时不会玩,我们可以用卡片来做“视觉提示”,等孩子明白规则,能比较好地说出句子时,我们可以慢慢撤出卡片。

11.打电话

上一个游戏里我们锻炼孩子“围绕主题说话”,但是其实还是有点生硬,我们可以做一些更生活化的练习。比如,和孩子在家里“打电话”。

我们既可以用经典的“纸杯+毛线绳”的听筒电话,也可以用玩具电话模拟,孩子假想能力好的话,直接用手比作电话也不错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至于打电话聊天的主题,就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实际情境来啦。问问孩子在干什么、爸爸去哪了、晚上想吃什么等等,选择他爱聊并且可以聊的简单话题。

12.我说你猜

这也是各种综艺节目里常见的游戏形式,从小孩到大人,猜谜游戏总是十分受欢迎。

我们可以用“摸牌”的形式,家长摸起一张卡片,正面对着自己,然后描述给孩子听,孩子来猜卡片上是什么;

也可以把卡片放在额头上,正面对着孩子,让孩子来描述,家长猜猜是什么。

孩子和家长可以轮流变换说和猜的角色;也可以多人参与,一个人说,其他人抢答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13.盲盒密探

准备一个盒子(或者布袋子、黑色的塑料袋也可以),在里面放上一些不同的物件,孩子伸手进去摸,然后描述这个物品的触感、形状等等,大家一起猜测摸到的是什么。

这个游戏是“你说我猜”的升级版,难度更大,因为孩子本身也要去猜测摸到的是什么,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感觉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14.天气预报

我们制作一些表示天气的卡片,教孩子认识不同天气的标示,等孩子熟悉图形后,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来扮演“天气预报员”啦!

首先让孩子抽一张天气卡,然后家长问“明天天气怎么样?”孩子就为家长播报天气。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有点单调?

那我们就继续引导孩子在“天气”这个话题上拓展。比如问问“冷不冷呀?”“我穿什么衣服合适呢?”“风大吗?”等等。

我们还可以根据天气来做一些对应的动作,比如,温度很低,我们就紧紧抱住自己的胳膊;下雨了,我们就做打伞的动作,或者说“哎呀忘记带伞了”,用手挡住头顶;风好大,我们就被吹得“东倒西歪”......

这样,天气预报游戏就变得更丰富了。

15.图书管理

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绘本,摆一个小桌子,搭建简易的图书馆环境。孩子扮演图书管理员,家长来借书——孩子就需要给家长推荐他喜欢的绘本并完成整个借出书籍的流程。

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准备工作:

①回顾绘本的重点人物和情节

②了解图书馆的借书流程

游戏前期,可以安排一名家长和孩子做搭档,辅助孩子做好管理员的工作。

如果孩子对图书馆不感兴趣呢?

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售货员、导游、餐厅服务员等等,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场景。

到这里,孩子从游戏中已经体验了“根据别人说的话来说话”“根据物品来说话”“根据场景来说话”,接下来我们还可以从游戏中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哦。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动手又动脑的小游戏。

16.小小故事书

首先,根据图片参考,和孩子一起做出一本小小的“故事书”。

挺简单的,一看就会~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▲ 根据图中虚线将白纸折出印记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▲ 对折后将纸剪到图中圆点标示处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▲ 根据图中所示方法将纸折叠

儿童类游戏(儿童类游戏英文)

▲ 压一压,一本小小的故事书就做好啦

除去封面,内页可以算作是3大页,也可以是6小页。

然后,和孩子一起编写一个短故事,刚开始可以从3幅图的故事编起。用孩子熟悉的元素,比如某个绘本角色、动画片角色、爱好等等。

把这个故事画下来,最后在封面上写下故事的名字和“作者”(也就是孩子和家长啦),一本小小的书就完成了!可以让孩子给大家讲讲这个小故事。

如果编故事太难了,怎么办?

那我们可以先从生活中取材,和孩子先简单记录生活中的某一次出游、某一件有趣的事,或者只是把某个行为做个步骤分解(比如睡觉前要做什么)等等。

绘画本身不是特别重要,重要的是孩子能够有逻辑地清晰表达这本小小故事书的内容,大家要避免过于追求书的“精致”而忘记了目的。

好啦,本期的游戏分享就到这里,希望大家和孩子可以在快乐中进步!

本文标签:

相关阅读 更多